你了解无尽的拉格朗日中舰船采矿的所有步骤吗
舰船采矿是资源获取的核心环节,其流程可分为目标选择、指令下达、采矿执行与资源回收四个关键阶段。首先需通过星际地图定位富含目标矿物的星球或陨石,不同区域资源类型与储量差异显著,金属矿、晶体矿与重氢矿的分布需结合当前发展需求优先筛选。选定目标后,通过舰队管理界面调遣工程舰,点击目标坐标并选择采矿指令,舰船将自动规划航线前往目标点。
采矿过程中,工程舰会持续将资源存入货舱直至满载,需关注货舱容量与采矿效率的平衡。中型工程舰基础仓储约8000单位,升级技术模块后可提升至20800单位,但单次满载时间会随距离增加而延长。为提高效率,可编入AC721通用驱逐舰扩充仓储,或利用曲率航行缩短运输时间——将矿点置于计划圈边缘,使舰船在大部分航程中保持曲速状态。若矿区位于高级采矿平台覆盖范围内,还能享受30%效率加成并免除计划圈占用。
资源回收阶段需防范敌对势力干扰,采矿期间舰船无法主动防御,因此需优先选择同盟控制区或低威胁星域作业。满载后工程舰自动返回基地卸载资源,但高级采矿平台允许直接卸货至平台仓库,大幅减少往返耗时。后期建议建造中级以上平台,其降低开采难度功能可使中型舰开采5级矿点,同时允许双舰队协同作业,使单矿点采集速度翻倍。
技术强化与战略规划是持续提升采矿效能的关键。工程舰的无人机系统升级可针对性提高采集速率,而仓储模块强化则延长单次作业时长。宏观上需建立资源带监控体系,定期扫描星图更新矿点数据库,避免因资源枯竭导致产能断层。采矿平台选址应覆盖多类高等级矿脉,金属矿与水晶矿的比例建议维持在3:1以上以满足基建与舰船生产需求。
最后需平衡资源采集与舰队防御的资源配置。重氢矿虽在前期需求较低,但战巡与航母生产阶段消耗激增,建议中期开始保持至少两支工程舰专属性采集。所有采矿行动均应配备快速响应舰队,在遭遇敌对侦查时能及时掩护撤离。通过动态调整采矿优先级与舰队配比,可实现资源链的稳定供给,为星系开拓奠定物质基础。